Peter Barcaba,奧地利鋼琴家,維也納國立音樂大學教授。
-
女性何以音色美
國外有三位潛心研究生理與音色美關系的喉科專家:英國的吉辛南、德國的穆勒和瑞士的卡普漢,他們提出“女性音色美是因她們的喉和聲帶肌肉比男子柔韌”。這樣的見解。曼徹斯特大學對這一問題的研究成果表明,女人音色潤美和聲情并茂來源于一個稱為“卜羅喀腦回”的大腦部位,并把這一部位取名為“語音制造廠”。女人這個“廠房”一般都比男子的較大,因此,女性音色和語言的輸出量比男性為多。(以上摘自新芭音樂網)
哼唱的六大妙處
哼唱即小聲地、漫不經心地、肌肉放松地輕聲哼唱歌曲、樂曲或者任何別的什么帶旋律的曲調。它不要求方式方法,不講究科學性和藝術性,完全是隨心所欲下意識的流露。但如果這個下意識上升到有意識,久而久之便會對自己的身心有極大的好處:一、平心和氣,有利于沖淡不協調的氣氛。二、便于集中精力思考問題。三、利于消除緊張的心理。四、利于解除疲勞,是一種積極的休息。五、消除煩惱,焦慮的心情。六、有利于氣的代謝和血的流通。
山奏樂
在秦皇島市青龍縣東南,有一座會奏音樂的山峰,名叫“響山”。響山主峰海拔一四二四米,平時山響如崩裂。因山高招風,一旦勁風吹來,便擦壁如琴,入穴如笛,搏柱如鐘,原來是因為這山有石灰溶洞的緣故。
響石堂
在湖北省隨州市南面的仙城山上,發現了一座巨大的“響石堂”。它由三塊烏石壘起來,上下兩塊巨石重約五噸,摞著向南張開,如同獅子口。中間一塊如琵琶大的扁薄的石頭似舌頭般懸翹在“獅子口”中,敲打“舌頭”能發出金屬般的響聲。隨著敲擊點移動,發出的聲響也有高低、渾脆之分,具有音階感。
指揮家的“困惑”
當代名指揮家少卡爾.貝姆,一次在東京的演奏會后被請去宵夜。宴席上沒有擺放刀叉,他只好拿起面前的一雙筷子??墒且驗椴粫褂?,左夾右夾還是夾不上要吃的東西。最后,他不得不盯著手中的筷子困惑地說:“一根棒兒可以使我賺許多錢,但是兩根棒兒,恐怕會把我餓死呢!”
身高與音樂
英國卡迪夫流感研究中心發現,一個人聲音的高低取決于喉頭的大小。而喉頭的大小又通常與身高相關。體格高大的人喉頭也長,適于唱低音或中音,反之,身材矮小的人喉頭也短,適于唱高音。研究人員還認為,目前高音歌手漸少,其原因可能就是現在的人普遍比較高。
會唱歌的魚
地中海有一種魚,它在游動中邊笑邊唱歌,這種魚的魚漂周圍生有許多肌肉,當肌肉呈現不同收縮狀態時,魚漂就要放出不同的音響,除了有類似笑聲外,還可以發出類似哆來咪等音符聲響,聽起來如同唱歌。
會唱歌的鳥
在蘇聯哈爾科夫市,有一位叫費奧多爾.福緬科的老人,從十四歲起就試著教雀鳥唱歌,經過六十年的努力,終于訓練出了一群會重復旋律的金絲雀,并組織了一個“小鳥合唱團”。每只小鳥都只唱一個樂句,這樣一句接一句,此起彼伏,構成全曲?,F在,這個“合唱團”的節目單上有八十多首樂曲。經常上演的節目有斯特勞斯的《春之聲圓舞曲》,舒伯特的《小夜曲》和格林卡的《云雀》等名曲,1980年在莫斯科舉辦的奧運會上,金絲雀合唱團先后為五十多個國家的運動員演出,出盡了風頭。目前小鳥合唱團名氣越來越大,已經有二百多萬觀眾欣賞了小鳥的合唱。
用指甲彈琴的鋼琴家
西班牙鋼琴演奏家和作曲家阿爾班尼士是個音樂奇才。他的一生大部分以演奏鋼琴為生,少年時沉迷于科學幻想小說而竟然離家出走,周游世界各地演奏鋼琴。當到達美國紐約時,由于經濟常拮據而在碼頭當了搬運工,為生活所迫,他別出心裁地當眾作滑稽表演,背向鋼琴,手心向上,用指甲彈奏各種樂曲,成為世界音樂史中的妙趣美談。
對音樂有不同口味的動物
海豚不僅注意聽音樂,而且甚至象現代音樂迷一樣,有極其講究的口味。在專門實驗室觀察了海豚的美國科學家戴恩.瓦格涅爾得出了這一結論。海豚喜歡經典音樂,聽到巴赫音樂的強烈旋律時,海豚就變得友善起來,而且對人表現了特別好感。無論是海豚館的海豚,還是居住在最習慣環境中的海豚,都有這一特點,而搖滾樂,卻使海豚出現了很慌亂狀態。
其實,每種動物都有自己的口味。史維特.拉爾斯.科努遜通報說,他在許多年間考察的豬,只喜歡搖滾樂曲。與海豚不同的是,豬極厭惡經典作品。當它們聽到了貝多芬或者巴赫的樂曲時,就開始相互嘶咬起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