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eter Barcaba,奧地利鋼琴家,維也納國立音樂大學教授。
-
沃爾夫岡·阿瑪多伊斯·莫扎特(德語:Wolfgang Amadeus Mozart,1756年1月27日-1791年12月5日),出生于神圣羅馬帝國時期的薩爾茲堡,是歐洲最偉大的古典主義音樂作曲家之一。35歲便英年早逝的莫扎特,留下的重要作品總括當時所有的音樂類型。在鋼琴和小提琴相關的創作,他無疑是一個天份極高的藝術家,譜出的協奏曲、交響曲、奏鳴曲、小夜曲、嬉游曲等等成為后來古典音樂的主要形式,他同時也是歌劇方面的專家,他的成就至今不朽于時代的變遷。此外其作曲風格同時兼具旋律及藝術性,悅耳開朗,令其作品地位足以與巴赫及貝多芬相提并論,亦能讓人感受到音樂由巴洛克時期轉向古典主義時期。
莫扎特三歲便展現出他音樂奇特才能,他不僅具備絕對音準更有超出常人的記憶力,五歲時更請求父親教授大鍵琴,隨后亦獵及小提琴、管風琴和樂曲創作,至此他的能力宛若平地一聲雷響徹云霄,在學會閱讀、書寫或計算甚至能懂得樂譜視讀、巧弄拍律。六歲,時值1762年,已譜出三首小步舞曲(KV.2、4、5)和一曲快板(KV.3)。
莫扎特的音樂典雅秀麗,如同珍珠一樣玲瓏剔透,又似陽光一般熱情溫暖,洋溢著青春的生命力。由于他的音樂語言平易近人,作品結構清晰嚴謹,“因而使樂曲的最復雜的創作也看不出斧鑿的痕跡。這種容易使人誤解的簡樸是真正隱藏了藝術的藝術?!?br>美國音樂學者約瑟夫.馬克利斯說得好:“在音樂歷史中有這樣一個時刻:各個對立面都一致了,所有的緊張關系都消除了。莫扎特就是那個燦爛的時刻?!?br>莫扎特去世之后,尸骨安葬在圣馬克斯墓地(當時實行簡葬)。地址:St. Marx Friedhof,Leberstrasse 6-8,1110 Wien。
他的墓碑於一八九一年從圣馬克思墓地移到了中央陵園名人墓地32A的第55號墓穴,莫扎特的一座大理石紀念像創作于一八九六年,如今這座塑像坐落在城堡花園,是游客們樂於觀光的地方。
莫扎特的短暫一生寫出了大量的音樂作品,體裁形式涉及到各個領域,留下了許多不朽的杰作。其中包括二十余部歌劇、41部交響曲、五十余部協奏曲、17部鋼琴奏鳴曲、6部小提琴協奏曲、35部鋼琴小提琴奏鳴曲、23首弦樂四重奏、以及數部嬉游曲小夜曲、舞曲及宗教樂曲。莫扎特《C大調第25鋼琴協奏曲》K503 第三樂章"